孙朗缓缓开口,开始讲解他自己对于无人机母舰的讲解。
无人机母舰现阶段确实是用来携带苍龙二代无人机的一个载体。
鉴于苍龙二代也是隐身设计,所以母舰用隐身化设计更好。
如果原因仅限于此也确实有些单薄。
孙朗真正在意的是未来等精卫升级后有了更强大的型号,无人机母舰可以有更强大的性能提升。
现在的无人机母舰和苍龙二代受限于发动机,只能在2万米以下的高空执行任务,但未来不一定。
随着材料领域的逐渐突破,轻量化是必然的结果。
一旦这个方向有了改变,对应的其他方向也会全部改变。
并且星海未来的高能武器研究也已经开始,无人机母舰也要考虑高能武器上机的问题。
现在无人机母舰属于星海未来集团自筹资金主导的绝密项目。
如果未来军部没看上还好,一旦看上的话,按照军部的习惯他们一定会考虑多种型号。
比如是否能空中加油,是否可以承担中继任务导引和数据链桥接。
无人机母舰这个体量上舰是不可能了,那必定是要上大航程的。
那未来是不是可以发展无人轰炸机型号。。。
综合考虑对方潜在需求和平台通用性的话,隐身方案是更适合的。
“就这个吧,但是高空高速突防的方案也不要舍弃,先保留到数据库吧。”
林远提出了自己的要求。
“林总,这个方案还有可利用的地方吗?”
孙朗虽然没有反对,但疑问还是有的。
林远抬头看了一眼天花板:
“地球上肯定不适合用这个方案了,但是在外天空未必不合适。”
“隐身性这个要求也是阶段性需求。”
“留着吧,反正也没占多少地方。”
“其他各个方面该加快的就加快,苍龙二代的发动机定下来了吗?”
林远记得这个争论之前也是有的。
孙朗点点头,敲击了几下键盘后指着显示器:“已经确定了。”
“为了保证苍龙二代的高超音速性能,我们选择了高超音速冲压发动机。”
“为了保证航程,星海化工那边在经过综合测试后放弃了烃类燃料方案,选择液氢燃料方案。”
“不过因为没有压气机,不能在静止的条件下起动,所以我们搭配了涡喷发动机作为组合动力。”
“涡喷发动机提供初始动力,然后冲压发动机提供后续动力输出。”
林远很满意这个方案。
因为这样的话还能顺道解决另一个技术限制。
高超音速冲压发动机它还有一个名字,就是超燃冲压发动机。
而超燃冲压发动机则是高超音速导弹的核心动力系统。
作为星海未来实验室的一员,孙朗知道林远在这方面的规划。
苍龙二代的定位一开始就是低成本的小型隐身无人机。
甚至可以把苍龙二代看作是一次性的隐身无人攻击机。
在星海未来实验室那群人的规划里,苍龙二代最多只能携带3枚导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