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,胡冬生背后,那名队员借着过道幽暗偷偷隐去。
沈兵抓住机会和胡团结一左一右,夹着吓坏的胡铁根跑了。
胡冬生看得分明,也没想喊住。
“以后大家对组织工作有异议尽管提出来,老头子虽然退休,也尽量帮大家跟县里报告。”陈明盛说着场面话。
人们热情回应。
陈明盛跟胡冬生点了点头,在大伙目送下告别。
人群也随即散去。
“原来你就是大食堂采购员。之前咋不跟阿姨说,不然阿姨一定力挺你到底。”
大娘没走,笑呵呵递上方巾给胡冬生擦眼泪:“要知道我大儿子是1号井的小组长,手里还是有点能量的,至少能为同事争取正当权益。”
胡冬生没接,微笑道:“大娘,还买鱼不?”
“还卖啊?”大娘不理解胡冬生长的是什么大心脏而惊呼。
“鱼是咱自己捕的,交给食堂后剩余可自由分配,村里也是支持的,合法合规。”胡冬生说道。
大娘眉头一皱:“自然是这样,之前为什么不直接表明,今天这事不就不会发生了。”
“采购这活不好干,您懂的。”
“你是对的,采购自由度高,很多人都想争取,犯个错容易落人口实。”
“是啊,不过现在都被当众揭发了,以后只能劳烦您多帮我宣传。”胡冬生抛出真正目的,“保证渔获质量跟大食堂看齐。”
大娘一口答应下来,想要二条鲫鱼。
胡冬生让大娘等一小时后再来,而后跑到郊外偏远处取渔。
当他回来原地,大娘早已等候多时了。
他把二条一斤多重活蹦乱跳的鲫鱼装袋给大娘:“不收钱,但有个条件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大娘有点警惕。
“我现在打算回家,背篓里还有三十多条鲫鱼,您帮我卖给街坊邻居,我每市斤五毛钱收取,多出来的都算您的。”
胡冬生给出大食堂收购价,虽比自己在黑市卖便宜不少,但胜在轻松。
说白了,他看出大娘为人靠谱,想发展成分销下线。
大娘想都没想就同意了。
实在是他卖渔质量太高,大娘之前买过鱼的邻居都赞扬鱼肉鲜嫩可口,从未买到过,所以不愁没人要。
随后,胡冬生拿出袋子,把背篓里的鱼全装袋子递给大娘:“56斤出头算55斤。”
“可我身上没那么多……”大娘为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