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我在唐朝当国公 > 第九十四章 钦差铁腕惩贪腐(第2页)

第九十四章 钦差铁腕惩贪腐(第2页)

审判过程迅速而高效,证据确凿之下,容不得半点抵赖。最终,依照大唐律例,薛家几名主犯被判斩立决,家产全部抄没充公;王德昌、钱禄等罪大恶极的贪官,或判斩首,或判流放;其余从犯,视情节轻重,分别判处徒刑、罢官免职。

当判决宣布,刽子手手起刀落,几颗人头滚落在地,鲜血染红了公审台。台下百姓先是寂静,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!积压在心中的怨气,终于得以宣泄!

“方大人英明!”

“朝廷万岁!”

方羽站起身,对着台下百姓朗声道:“诸位乡亲!陛下仁德,朝廷清明,绝不容许贪官污吏祸害百姓!今日斩杀恶徒,只是开始!本官在此宣布,设立‘鸣冤鼓’,悬挂于行辕之外!凡有冤屈,皆可击鼓!凡有举报贪官污吏线索者,一经查实,必有重赏!本官定会彻查到底,还河东一个朗朗乾坤!”

此言一出,百姓们更是激动万分,纷纷跪地叩谢。全民反腐的热情,被彻底点燃了。

果然,公告一出,不过半日,行辕外的鸣冤鼓便响个不停。无数百姓、甚至是一些良心未泯的小吏,纷纷前来举报,递交状纸,提供线索。一时间,各种检举信件堆积如山。方羽立刻组织人手,仔细甄别,顺藤摸瓜。

【洞察之眼】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,帮助方羽迅速判断线索真伪,锁定目标。短短数日之内,又有数十名隐藏更深的贪官污吏被揪了出来,包括一些看似清廉、实则伪善的地方官员,以及与薛家暗中勾结、提供保护伞的胥吏。河东道的腐败网络,被撕开了一个又一个口子,摇摇欲坠。整个河东官场,风声鹤唳,人人自危,那些手上不干净的官员,更是惶惶不可终日,感觉末日随时都会降临。

消息传回京城。

吏部侍郎府。

“废物!一群废物!”王德忠再次摔碎了一个心爱的琉璃盏,气得浑身发抖。他没想到,自己精心策划的弹劾,不仅没能扳倒方羽,反而让对方获得了更大的权力和支持!更可恨的是,方羽竟然还敢公开审判他的人,甚至暗示有调动驻军之权!这简直是在赤裸裸地打他的脸!

“大人息怒!”幕僚们战战兢兢地劝道。

“息怒?如何息怒!”王德忠面目狰狞,“方羽小儿,欺人太甚!他这是要将我在河东的根基彻底拔除啊!”

“大人,方羽势大,又有陛下撑腰,硬碰硬恐怕……”一位幕僚小心翼翼地提醒。

“哼!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为所欲为?”王德忠眼中闪过一丝阴狠,“他不是要查吗?那就让他查个够!传令下去,让河东那边还听话的人,给我制造点麻烦!不用太大,恶心恶心他就行!比如,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刁民闹事,或者在……在赈灾粮的发放上动点手脚,让百姓觉得他方羽办事不力,引起民怨!我就不信,他一个毛头小子,能应付得了这摊子烂事!”

王德忠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,他不求能扳倒方羽,只求能拖延时间,制造混乱,让方羽在河东焦头烂额,无法将那些要命的账册和证据顺利送回京城。只要拖下去,京城这边或许还有转机。

然而,王德忠终究是低估了方羽。或者说,他低估了皇帝的支持力度,更低估了【洞察之眼】和民心向背的力量。

就在王德忠的指令秘密传往河东的同时,方羽其实早已预料到会有反扑。他深知,斩断了王德忠伸向河东的臂膀,这位权倾朝野的侍郎绝不会善罢甘休。

“大人,最近几日,城中和附近几个县,都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流言。”张虎向方羽禀报,“有人说朝廷的赈灾粮根本不够,是钦差大人克扣了;还有人煽动说,查抄薛家所得,都被钦差大人私吞了,根本没用到百姓身上。”

方羽正在查看一份刚刚通过【洞察之眼】确认过的举报信,闻言只是淡淡一笑:“意料之中。跳梁小丑,黔驴技穷罢了。”

他放下信件,看向张虎:“派人盯紧那些散布流言最起劲的人,不必打草惊蛇。另外,通知负责发放赈灾粮的官员,务必做到公开透明,账目清晰,让百姓监督。再贴出告示,将查抄薛家所得财物数目、用途,以及后续赈灾计划,详细公布于众。”

“是!”张虎领命。

果然,没过两天,一些被暗中指使的地痞流氓,试图纠集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冲击粮仓,口中喊着“钦差贪污,还我粮食”的口号。

然而,他们还没冲到粮仓门口,就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官兵和自发组织起来维护秩序的百姓拦住了。

“胡说八道!方大人爱民如子,怎么可能贪污我们的救命粮!”

“就是!告示上写得清清楚楚,薛家的钱都用来给我们买粮、修河堤了!你们是哪里来的奸细,想捣乱?”

“我看你们就是薛家的余孽,想破坏我们过好日子!”

百姓们群情激奋,加上官兵的威慑,那些地痞流氓很快便被识破,领头的几人当场被擒获。方羽甚至没亲自出面,这场小小的“民变”就被轻松化解。

方羽随即下令,对抓获的闹事头目进行审讯。在【洞察之眼】的辅助下,这些人的底细和受谁指使,很快便被查得一清二楚。虽然直接证据无法指向京城的王德忠,但他们供出的上线,无一例外都是之前与薛家、王德昌关系密切,且在此次肃贪中侥幸漏网或心怀不满的地方小吏和劣绅。

方羽没有手软,将这些暗中作祟者一并逮捕,罪证确凿,从严惩处。同时,他将审讯结果和这些人与王德昌等人的关联,写成详细的奏报,连同最新查获的一批贪腐证据,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。

这封奏报,名为陈述案情进展,实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,狠狠扇在了王德忠的脸上。它清晰地告诉皇帝和朝堂诸公:河东的阻力,并非来自百姓,而是来自那些企图负隅顽抗的贪腐残余势力,而这些势力的背后,隐隐指向了谁,不言自明。

方羽这一手借力打力,反将一军,玩得极为漂亮。他利用王德忠的暗中破坏,顺势揪出了更多隐藏的敌人,进一步肃清了河东官场;同时,又将“脏水”巧妙地泼了回去,让王德忠在皇帝面前更加被动。

一时间,河东道内,宵小之辈彻底噤声,贪官污吏更是闻风丧胆。方羽的威望,在铁腕手段和显著成效下,达到了顶峰。百姓们交口称赞,视其为救星;官员们则战战兢兢,不敢再生异心。

而远在京城的王德忠,收到河东传回的消息和看到方羽那份“言辞恳切”的奏报后,气得眼前发黑,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